我們一直在參考國外的商業模式,但是一直忘記我們的文化 (生活模式) 與市場大小,一直擁有與國外環境最本質性上的差異。
這點是我一直在思索的,特別是這些日子接觸許多在大陸發展的資訊後,每跨個省份就要換個在地策略的經驗回饋,讓我對「全球在地化」和「在地全球化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與思維。
全球化是必然的路,但全球化不應該架構在上一代那種爆發戶似的「標準化流程 (SOP)」上,反而更應該注重各地區性的文化差異,以那些「非標準化」下無法操弄的因子做為學習對象,這樣才有辦法以舊搏新,才不會一直要所有人去照著以前刻出來的樣版行事。這才有機會創新!
創新不是用講的,而是去想、去試、去實踐。
我覺得「文化創意產業」這個像鐘樓怪人一樣拼湊出來的名詞,反而道盡了從過去到現在真正該做而沒做的一些事。哪個產業沒有自己的文化?哪些產品與服務發展的同時不需要創意?而當產業找不到自己的文化與持續創新理由的同時,正也同時宣判這個產業連轉型的機會都開始渺茫。
書本裡理論熟稔的人太多,實務操作換經驗的人太少,所以在建立「文化」與面對實務「創新」時,打高射砲的心態讓許多可以累積成塔的小細沙,從指縫中溜走、隨勁風飛刮,無法成為一個能夠裝載與生活的巨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